第4课: 七月的天山
第4课课文: 七月的天山七月的新疆,最惬意的是骑着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迎面送来雪山的寒气,会立刻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像白缎上绣着的朵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汇集冲击溪流,浪花往上抛起,生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缓慢的洄水涡处都有鱼儿在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的你骑在马上,可以俯看阳光透射下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石子和溪水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交映在清流中,给寂静的天山添上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秀美地,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原始森林的翠绿蜿蜒无尽,密密的塔松像撑天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的日影。骑着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溪石上的雪水,密林因此显得更加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地柔嫩,山形也逐渐地迤逦。这里的水流已放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轻轻地荡漾着两岸。而旁边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地像织不完的锦锻在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样地晃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的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地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地精神。用不着离鞍,你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摘到自己心爱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又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上目前的天山的无边繁花景致。
辅导:
这是一篇叙述文,记叙了什么?论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叙述的?
上面的课文是经过戈蒙网的编辑叔叔阿姨修正过的,请同学们朗诵一次,并对照课本原文,找出课文被改动过的地方。
思考1、增加文字后的句子跟原来的有什么不同?琢磨一下,为什么要增加这些文字?
思考2、删减文字后的句子跟原来的有什么不同?琢磨一下,为什么要删减这些文字?
思考3、为什么课文只做了些许改动,整篇文章的效果就大大地不同?
思考4、为什么课文只做了些许语言上的修正,整篇文章的效果就大大地不同?到底是好了还是不及原来的好?
训练:继续语言训练。不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按照之前的办法,自己抽句子练习改写成另外的两种或多种句式。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扩大语言训练的范围。例:“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可修改为:
在不改变原来的意思的情况下,试着修改一段文章的结构。例子: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又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上目前的天山的无边繁花景致。
修改后,看看段落情感有何变化:
虽然不是春天。但哪里的春天景致,能比得上目前的天山的繁花似锦。
琢磨一下:上面两个段落文章的意思都一样,但那一段写的意境更形象清新,情感更流畅自然。同学们,模仿上面的例子,把平时某些近似的文章情节用不同的方式写出来,这可是一种十分有意思的游戏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