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湖不见鹿 假想世外。那欺近的霾雾 驱散这片过滤后的黛青 尘埃的天被切开,摇晃桥上的路 连接一串又一串的命名 脱俗的我装模作样的更脱俗
静一静!看眼前这座恬美山庄
没有惊涛骇浪;山在倒挂 熠熠的浮光荡起嫩绿 身体倾斜。我们却完全没有在意 几声零星的沙哑的鸟鸣 问鹿湖:鹿是否已经远去 2014年3月16日
参加一个聚会,写了十多首小诗。朋友说首首精致又深刻,短短几个小时写出这么多的好诗,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说:好诗不敢当。一些经历的感叹而已。经历?是的,我是在用经历写诗。其实,用心的经历就是觉悟,觉悟就是诗。就如这首。在我踏入麓湖之前就知道此麓非彼鹿也。装糊涂地用鹿湖不见鹿来讽刺当今世人贪慕虚荣实属是借题发挥张冠李戴。但当今世人贪慕虚荣却是事实。就拿这次聚会本来是好事,但非要挂上一些名不符实的美名就令人汗颜了。因此,笔者的借题发挥就变得顺理成章。
真的!我写诗大都是顺其自然地行吟,将经历用心记下后即成诗句。放几天再做一些修改作品就基本上完成了。之后有时间就用读者的心态不时地读读,觉得那里不那么好就修改一下,这就是我写作的过程。就如这首诗。
未到麓湖时文友就说这麓湖远离城市,环境不错象世外桃园,于是我的心里就假想着世外的情景有了“假想世外”的开篇之说。但一进去,环境的确不错可是人不少,周围的山有霾雾笼罩且好像扑下来把湖面的青山掩盖的有些模糊,于是继续写下“那欺近的霾雾驱散这片过滤后的黛青”。接着的宴会后过桥绕山路冠名朗诵等活动,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场景没什么特别稀奇,抽几个情节写出来说说自己的感觉,这首《鹿湖不见鹿》就初步完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