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清明十二祭 《祭父母》 幽幽祭火五更名,唤起游魂百万灵。 哺乳追思犹热烈,几回愧疚泪流澪。 叩首!一祭:呜呼,遗憾愚昧未尽孝; 二祭:哀哉,可循大道泣亲台。
《祭天》 女娲盘古坐高台,朗朗乾坤浩荡开。 雨顺风调人鼎盛,清明博爱踩青来。 叩首!一祭:浊气浮尘阴霾散; 再祭:碧空高洁青天还。
《祭地》 炎黄先祖神农氏,地主荒芜启两仪。 忍看云霾遮日蔽,人寰漫卷血尘离。 叩首!一祭:大地回复清明景; 再祭:万物和顺百废兴。
《祭日月》 义和毒歹摆金乌,后羿神弓险化荼; 遗憾嫦娥追广宇,回头不见夜明珠。 叩首!一祭:日迷月秘,何时灰霾散; 再祭:雨急春迟,清明云雾开。
《祭星辰》 热望启明星目朗,牛郎织女引灵光。 人心如果晶晶透,火亦清明照远方。 叩首!一祭:星星有情耀百姓; 再祭:熠熠流泪惊云天。
《祭山川》 三山五岳起巅峰,志在吞云气势雄。 更有娇娆添翡翠,万千变化舞蛟龙。 叩首!一祭:春风挪移核污染; 再祭:清明净扫苏丹红。
《祭江河》 烟波浩瀚淹碧流,推动激情未可休。 澎湃常常翻巨浪,屈原长叹水长忧。 叩首!一祭:惊乎,三聚氰胺腾浊浪; 再祭:幸哉?万里神州复清明?
《祭草木》 三月杜鹃花带笑,风吹杨柳秀清明。 淅沥细雨多情绪,感召山精再显灵。 叩首!一祭:草色遗恨,草亦有情年年老; 再祭:木叶流泪,木已伤心日日迟。
《祭五谷》 感谢黍菽稷稻麦,送来饱暖记心知。 馨竹阵阵催耕道,祈祷丰收喜庆时。 叩首!一祭:清明布谷勤劳作; 再祭:夏秋屯粮备冬眠。
《祭六畜》 牛羊鸡狗马归途;情比朋亲患难扶。 可恨人为伤厚道,若然再世我为猪。 叩首!一祭:抛头颅,撒热血,鞠躬尽瘁; 再祭:清明日,来回路,极乐长生。
《祭祖国》 开疆辟土立丰功,奠记亡魂感慨中。 正义贞忠人未老,家国和美幸福同。 叩首!一祭:清明草色浸古道; 再祭:尘土罡风入长城。
《祭君王》 举鼎霸王难做主,胸怀天下自清明。 谦和纳谏臣民爱,介子推崇盛世情。 叩首!一祭:清正廉明民幸福; 二祭:法制威严国繁荣。 (2012年4月) 附:介子推子的故事
清明节的由来传说有很多,现整理一段关于“介子推”的传说。“清明节”又叫“寒食节”,源于“子推”和“寒食”的一个故事: 古往今来,中国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最令人惊心动魄。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奚齐继位,设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终于被逼自杀。 申生有个亲弟弟叫重耳。兄长死后,重耳为了躲避祸害逃离皇宫到处流亡。这期间,重耳受尽了人间的屈辱。原来那些跟他一起的臣子,陆陆续续地大多数都背叛他另寻出路去了,最后只剩下几个臣子一直忠心耿耿地不离不弃地追随着他,其中有一个叫介子推。逃亡时衣不裹身饭不饱肚的日子非常艰辛。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的性命,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给重耳吃救了重耳的性命。 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君主。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曾跟随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非常惭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但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了。但当他来到介子推的家时,只见大门紧闭着。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年迈的母亲躲进了邻近的绵山里面。晋文公命令他的御林军立即上绵山搜索,可是搜索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到。他非常之心急。有随从出了个馊主意说:大王不如放火烧山。三面都点火,只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肯定会自己走出来。晋文公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于是他又下令放火烧山。怎知道大火一直烧了四天四夜才熄灭却始终不见介子推出来。他只好亲自带人上山搜索。谁知道上山一看,介子推抱着他的母亲在一棵烧焦了的大柳树旁,已双双被大火烧死。晋文公跪在介子推的尸体面前又哭又拜地伤心不已。哭了好一阵子,晋文公下令厚葬介子推的遗体。当移开介子推的尸体时,发现他的脊梁正好堵着柳树的树洞,洞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剐肉侍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爱民如子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读着读着晋文公又忍不住放声大哭,含泪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临走时,晋文公砍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回到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悲哉足下”地感叹:(“足下”是古时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或许只是凑巧,算一算大伙烧了四天四夜刚好那天是四月四。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最后一天定为寒食节,并晓谕全国,每年的这天全国禁忌烟火,只准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介山祭奠介子推以表示哀悼之情。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居然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拂。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非常敬重地走到柳树跟前,小心地掐了一条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后的日子,清明复清明地晋文公常把血书放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从此后国家清明,晋国的老百姓自然就得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自然地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也都自觉地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有的地方还用面粉拌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大门的上方,召唤介子推的灵魂。人们叫这些东西做“清明柳”“之推燕”(介子推的音亦作介之推),并且,这习俗一直传承着:清明只能吃寒食渐渐就成了全国老百姓最隆重的节日。每逢寒食,人们自觉地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表示怀念。 在笔者的家乡,记得小时候,家里都是隔天就做好糖糕、芋头糕之类的糕点,清明节这天是完全不生火的。而现在竟然流行清明烧烤。什么传承什么道德文化都没有了。咳!大家想想,丰富悠久的美好的中华民族的优良愿望传承,现在还剩下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