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蒙网欢迎您注册。欢迎您加入戈蒙文学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请用中文名注册
x
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从立意的短暂,到表达的精简,诗仅仅是文学大花园里的小花朵。但是,诗在文学形式方面,因为语言结构独特的魅力,以及我们赋予它特殊的文学意义。而最重要的,在感受语言高雅和旋律优美的同时,我们可以纵情地高歌,可以痛快淋漓地抒发个人感触,诗因此曾受读者的追捧和热爱。
可是,在物欲横流骄奢无度的当下,人们已失去了自我。情感良知都没有归宿,正义的主流文学也就失守了,那么,诗的立意又能算什么?
前些天看了一篇文章,说诗人汪国真为古诗词写歌谱而不再写诗了。时代竟然沦落到,一个名诗人要借古人的作品谋生,真可谓悲哀至极。还有更滑稽的事情,就是杜甫在今天是会被饿死的,但那些始作俑者居然还厚着脸皮拿诗圣之名吹嘘,并洗脑贻害我们的下一代。
文学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精髓。从屈原到杜甫到毛泽东,诗词可谓是中华民族圣洁、高尚灵魂之所在。是的,我们国家有史以来都十分重视文学文化的发展。只是,近年来国家扶持文艺的巨额花销哪里去了?诗人不写诗;作家编绯闻;专栏杂志成了权贵的洗脚盆。
没有比目前更糟糕的事情了。说文化素养太遥远,我们当代人究竟还有没有思想?诗究竟会不会因此消亡?笔者虽然内心坚定,但已无法不为此担忧。幸运的是,2011年瑞典文学院颁奖给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颁奖词是:以其凝练的意象为我们指出一条通往自然的崭新途径。这就说明,诗不可能消亡。另一方面,世界文学的主流强调了文学的思想,必须具备对自然生活有启蒙的贡献。肯定了诗的意境应通往自然生活真谛的价值。
有人说,诗意是诗的灵魂;诗的意境的广阔高低,决定诗存在的价值。笔者认为,这话前面说的不错,但后面却不尽然。可以肯定地说,诗意是诗的灵魂。但诗的价值提升在于诗意的拓展,就是,能否让读者从诗意中觉悟生活精神的某种意义。就是前面所说的,诗意是否具备自然的启蒙意义。那么,诗意的境界无论怎样高阔或美丽,没有自然启蒙的意义,诗充其量是华丽的花灯,中看不中用,且让人有玩物丧志之嫌。
诗意就是诗的主题涵义。把这个主题涵义融进情感起落的高低,通过物象距离的范围,就是诗的意境所在的范围。这就说明,诗的意境的高低宽阔,一般是根据诗人情感的波动来决定物象距离的空间。举个例:“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上九天之高,下五洋之阔(或深),这空间决定揽月和捉鳖的难度,表达作者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宽广情怀和万丈豪气。假如,作者只写九天有月五洋有鳖而不敢去揽去捉,那么这月与鳖之间无论多么高深多么宽阔,又能代表什么呢?仅能代表宇宙本身的浩瀚而已。
既然一首诗是否有存在的价值,体现在诗的意境是否与诗人的情感融洽;融洽之后又能否体现一种新的启蒙意义。那么关于诗的创作,我们还可以从其它角度作为切入点。
几乎稍懂诗的人也都知道,一首诗的好坏,最基本是要看它的意境是否清晰明朗,主题思想是否突出。当然还有其它因素,如抒情过程是否动人,语感是否真挚自然等。笔者始终认为,好诗不是在某些圈子吹嘘一下,就可以一厢情愿地自己为自己点赞。诗是应该有个准则的,比如诗的整体的美观、语言的精炼、文字的感染力等,都得符合诗的最基本的法则。而视觉独特的敏锐,情感个性的真实,意境物象的清新,都是体现诗人风格的亮点。当然,能否凸显人生感悟的大众主题,才是诗启蒙的最终目的。
最后补充一下:因为一刹间感悟的诗意,诗人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抒发、表达自己情感的意向,其内涵必定与受感悟的事物息息相关。于是,诗意的体现就很自然地通过事物的物象与意象之间,情感与现实之间相互烘托而呈现。我们想象一下:事实上物象与物象之间必然存在一种距离,这距离所包含的范围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境界。而这境界里的内涵的概念往往存在两个或多个释义。最基本的,一个是事物本身构成的境界;另一个是事物引申义化成的境界。从事物本身的境界到事物引伸义化成的境界的细致架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诗意凝炼的过程。
|